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
行业新闻
公司新闻


手术部位感染(Surgical SiteInfection,SSI)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。SSI在住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发病率为2%~5%;SSI 患者相对于没有发生 SSI 的患者而言,死亡风险高出 2~11 倍。目前SSI是医院感染(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,HAI)中最常见的、经济花费最高的感染。同时,有高达 60% 的 SSI 可通过循证医学指南操作进行避免。

那么,如何有效地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呢?

1、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

住院时间越长,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患者的机会越大,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性也越大。因此,合理安排手术,尽量缩短患者手术前住院时间,有助于预防手术后感染。

干货︱手术部位的感染如何预防?

2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,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

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控制糖尿病、改善营养不良状况,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。

干货︱手术部位的感染如何预防?

传统的术前1天备皮(剃毛)已经被证明是外科领域的一个误区。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,毛发稠密部位可以在手术当天剪毛或用电动剃须刀去毛,尽量避免使用剃刀去毛。必须用剃刀剃毛时(如开颅手术),应该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。

3、适当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

抗生素的应用对预防SSI的作用无可置疑,但并不是所有手术都需要在术前使用抗生素。

干货︱手术部位的感染如何预防?

一般来说,Ⅰ类切口手术无需使用抗生素,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Ⅱ类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Ⅲ类切口手术。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Ⅲ类切口及Ⅳ类切口手术(如陈旧性开放创伤、消化道穿孔等),以及术前已经存在的细菌性感染,如化脓性腹膜炎、气性坏疽截肢术等,应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,不属于预防性用药范畴。

适应证:

(1)Ⅱ类(清洁污染)切口以及部分Ⅲ类切口手术,主要是进入胃肠道(从口咽部开始)、呼吸道、女性生殖道的手术。

(2)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,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、人工血管移植术、人工关节置换术、腹壁切口疝大块人工材料修补术。

(3)清洁伤口手术,手术时间长,创伤较大,或涉及重要器官、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,如开颅手术、心脏和大血管手术、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、脾切除术、眼内手术等。

(4)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(>70岁)、糖尿病、免疫功能低下(尤其接受器官移植者)、营养不良等。

1、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、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,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、效果肯定(杀菌剂而非抑菌剂)、安全以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。

2、应在切开皮肤(粘膜)前30分钟~1小时,或在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。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经达到有效浓度,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该在手术室给药,静脉给药,快速滴完。若术中应用止血带,给药时间可适当提前。

3、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覆盖手术全过程。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~2小时,因此如果手术时间延长到3小时以上,或失血量超过1500 ml,应补充一个剂量,必要时还可应用第三次,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~8小时的头孢曲松,则一般无需追加剂量。

4、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

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、残留有异物、血块、死腔等关系密切,因此,术者应仔细刷手、对手术部位严格消毒、正确铺巾、细致操作、爱护组织、彻底止血。推荐戴双层手套,术中手套破损后应立即更换。

干货︱手术部位的感染如何预防?

5、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

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,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,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出。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征。引流管不应放在原来的手术切口中,而应该单独切口。

干货︱手术部位的感染如何预防?

6、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

这样有助于清除血块、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。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,不予提倡。

总结:

1、手术部位感染(SSI)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。

2、SSI的重点在于预防,术前应用抗生素是预防SSI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
3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大多选择头孢菌素,应在切皮前30min~1h给药,大多给药一次即可。

4、术前当天备皮,手术严格遵守无菌原则,生理盐水冲洗创面,尽早拔除引流管均可降低SSI发生率。